•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著名景点
  • 从纽约、到家乡他和朋友一起打开“好奇匣
  •   现场的细节呈现在“旅行”过程中一点点充实起来

      轩尼诗道英利大厦二楼新都酒店,前台阿姨告诉某些找上门来的人,艺术在那边。转过头去看,那边九间于其他房间的客房,入口处贴着一报,“好奇匣之作客家乡”。

      没人告诉阿姨那个时而外出时而在房间里搞东搞西的男人是谁。过了三四天,她忍不住去问,你从哪里来?她猜,这个斯斯文文笑呵呵的男人,应该是从深圳或者内地其他地方来。

      “我从沙田来。”沙田,不是很近很近的么?沙田是很近,但也可以在这里旅游。男人的话让阿姨很开心地笑了。越来越多东西被塞进那些房间,阿姨叫亲戚也过来看艺术,大家一起聊天。她能分辨出为艺术而来的人,他们一走出电梯,她就说

      艺术在那边。

      艺术的过程,一个平台

      “她自己给了自己答案,我从来没说是做艺术的。这也是我觉得比较理想的状态,我说我真的是在旅游。”从沙田来,已经在湾仔旅游一个多月的林东鹏说。他并不是成心寻前台阿姨开心,“好奇匣”计划中,这个艺术家要在自己的家乡湾仔的这家时钟酒店,以游客的身份生活一个多月。

      6月底,这里已经布满旅行的痕迹。一进门的走廊墙壁上,贴着各个区域的地图,林东鹏行走过的道未走过的,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再走进去,博物馆的游览手册、演出节目单、上拍的照片、画的画、写下的字句、买到的小玩意各种物件,伴随旅行的继续在这个空间里堆积生长。他更为人所知的作品类型,比如板材上的城市山水和纸上的涂鸦人物,也穿插其间。

      几个房间里循环播放的影像作品,分别记录了林东鹏当年在美国和这次在的上风景。其中一段影像里,林东鹏在街头穿梭的身影,与荷兰人Michael Rogge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的影像交叠在一起,仿佛是一段跨时空之旅。

      9间客房组成“好奇匣”,每个房间又是相对的好奇空间。其中一间,空中挂着、地面上摆着些同性伴侣的公仔。6月28日上午,外出归来的林东鹏拿着一份本地,把美国同性婚姻的新闻指给陈畅看。陈畅是2013年在“好奇匣”展览的策展人,她以的姿态与林东鹏合作,也为这一次“好奇匣”在的延续和更新打下基础。

      好奇匣谈论旅行空间的话题,也讨论外部世界,“这不是艺术与社会的彼此介入,是交叉的。”在林东鹏看来,这是在表达一个创作人和空间的想法和状态。谈到出现在现场的同性恋公仔,他说:“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不管同不同性,找到很喜欢的人已经不容易,他妈地还要搞人家干嘛?我就很不服气。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艺术,但这些公仔很能够表达我的想法。又真的很巧,在和这次在做项目的时候(我展示了这些公仔),结果恰好发生这些事情(2013年6月同性婚姻解除以及今年6月美国同性婚姻)。我觉得它应该存在。”

      在,“好奇匣”仍是艺术空间里的展示与交流,而两年之后在,它进入新都酒店这个非艺术空间,新作品也占到了7~8成。“好奇匣之作客家乡”主办机构D3E ART的合伙人陈浩扬以”旅客顾问”的身份加入,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其实是搭了一个很的平台。

      “我们第一次谈做客家乡这个概念,我觉得我就想做了。这不是一个展览,是个过程,它像一个白纸,我看林东鹏怎么画。”他说,“好奇匣”是一个实验,“对林东鹏这一代(艺术家),大家的看法可能已经固定了,我觉得这个太无聊了。他有很多不同的概念,我们应该给他可能性。”他说:“这次这个过程本身,包括与人的关系,又丰富了很多。”

      作为资深策展人,陈浩扬说,当代生活与艺术的距离已经拉得很近,艺术家不一定必须在美术馆里展示。“我觉得好玩的是他也问自己身份的问题,他和没合作过的人合作,同时问很多自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陈浩扬觉得,做策展的人可能太过专业,以为自己已经知道怎么做,反而可能不会让艺术家幻想新的可能性。

      “他这次不想作为策展人,他也要通过这个计划找自己的身份。这个计划的有趣之处,是每个参与的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这个不是我设定的,是自己慢慢找。”林东鹏说,虽然很顺利地与陈浩扬达成合作意向,但陈浩扬其实一直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也不能想象到底会怎么样。“对于他来说也是挑战,因为他没做过这种一直不知道要做什么的。但过程中他会想到很多东西。”

      “好奇匣”有趣的地方是它不断延伸和成长、扩散,而不是艺术家做好作品,由策展人形容一下再搬到观众面前。对于与陈浩扬和D3E ART的合作,林东鹏觉得很难得,因为在“不知道你要干什么的情况下给资源,是不容易的”。

      从美国到的好奇匣

      6月1日至7月11日家乡的旅行,是林东鹏继“好奇匣”之旅的又一程。2013年,他在美国旅行数月,并进行绘画、写作、拍摄创作。他在纽约的起居室,也是新老朋友们交流碰撞的空间。到了,在陈畅的推动下,他干脆把一收集的物件,连同自己的床铺等生活用品全部搬进了附近中华艺术基金会的艺术空间,展示作为旅人如何一填充自己的“好奇匣”,也请各人物走进艺术创作与生活交融的过程。

      这一次,在家乡漫游、住在酒店的这个本地人,想抛开艺术家的身份设定,在矛盾的情节与人物设定中展示艺术、身份与现实包容碰撞的过程。

      旅行第一天,上午8点,林东鹏从家出发,不断换乘巴士,11个小时之后到达湾仔。“相当于人生头一趟飞行时数,那是恐惧与距离的总和。”

      “这样的一个计划,它不是展览,不是行为,也不是表演。我的创作,是有时候有些东西过来,我做出反应。那些东西不是我安排的。我把几个想法汇总起来做,包括去美国的经验。”林东鹏说,在这里,自己明明知道与家人几乎是没有地理上的距离的,但又确实是分开了。计划与现实的矛盾,很心态,怎么去考虑身边的事情。

      创作与旅行同时展开,而不是将完成品摆放在空间里了事。“时间很短,空间又很多,虽然我没必要把它塞满,但我是有东西就很想去做的人,要在很短时间内靠爆发力来做,这种经验我也比较少。”林东鹏在火炭的工作室里,不同系列的作品散散落落摆放,有了想法就继续,没有就一直放在那。在新都酒店里的状态显然很不一样。

      今年三月时与林东鹏聊起这个项目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层面的计划。一个是住进本地一家老式酒店,进行旅行;一个是虚构的与在的家人的交流,这部分会展示在合作方苏黎世的Counter Space;还有就是作家的部分,即作家韩丽珠的即兴创作。

      计划开始后,移居英国的诗人王泳恩加入,她把自己关于的诗发给林东鹏,也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发给林东鹏的家人。而鸿飞的影像作品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他原本被邀请做项目的影像记录,但完成品完全是一个很抽象的作品,效果令人惊奇。

      此外,的访问,参观者的信件,也超出了林东鹏的预设。“我跟朋友随意聊天,他们就会有想法,很兴奋,就投入来一起做。这个没想到。”舞蹈家蔡颖看到已经作为作品在现场放映的鸿飞作品后,即兴应和影像在那个房间的床上跳舞,这段舞蹈影像也被林东鹏拿来在现场放映,成为来自不同层面又一件作品出现了。

      空间产生的可能性

      在这个空间里,不得不思考艺术该如何定义。这里展示的物品很多都来自日常生活,本身不是艺术品,但出现在这个特定情境下的空间,它们被重新定义。

      “如果我的一部分创作是绘画的话,人家就会觉得绘画就是艺术。但是对于我来说,怎么形成绘画的那个部分也是艺术。”林东鹏说,形成绘画的过程通过绘画本身很难展示出来,因为最后看到的就只是成品。还没有成为成品的时候,艺术从哪里来呢?

      “就是从这里来,从这些人和人的关系里来,它不是我,也不是你,是我们,不是这个物体,不是那个物体,是它们中间产生的。”这更靠近林东鹏对创作或者艺术的整体的想象。“画画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艺术的部分,我怎么想也是艺术,这个过程就是把它放大了,以前一直没有呈现的方法。这次基本上找到表达的方式。”

      这不是一场展览,也没有办法做常规的宣传连林东鹏自己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的进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出现什么。但有人来过之后,会告诉其他人他看到了什么,结果又吸引一些人来。“这种过程很长很慢,但是跟这个计划一样,对我来说很有价值。”这种状态形成的网络,让特定的人群“把创作网络化”。这些参与者与林东鹏以及这个空间发生关系的过程,构成了“好奇匣”的多重维度。

      向来被认为是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创作过程,为何可以成为的平台和过程?“有两个东西很重要,一是相信他,二是要很地给他做。”林东鹏不认为可能性只有一个,不认为一定要达到那个标准的可能性的。“鸿飞来拍,我就让他去拍,其实我已经相信他。他没有做记录,而是很抽象,我也觉得是很好的表达。

      、信任、给予空间,这种理想化的关系和状态,因为缺乏参照而在林东鹏这里并没有考量的标准。”你相信他,他无论怎么做,能力都会呈现出来,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我想要的就是那种感觉和能力。学绘画时,林东鹏就问自己,谁说绘画一定要先学好画线?“我从来不相信有不变的基础。东西来了以后,怎么去了解它,怎么共同在一起是我比较关注的。”

      粘合当下的的人与城市

      线对于绘画而言不是绝对的,文字对于艺术呢?林东鹏信手写下的文字,以及他从书籍、上剪下拼贴起来的文字,散落在现场,以一种并非阅读形式的视觉形态与观者互动。作家、好奇匣的“文字过客”韩丽珠的文字,则从形式和情绪上与林东鹏以及其他参与者对话。

      韩丽珠在一间客房里留下若干不会寄出的私人信件,“陌生人的眼睛,是它们唯一的出。”信中对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描绘与讨论。

      把字写下来,需要许多信任,

      脑袋要相信心,眼睛要相信手,

      笔要相信纸张,肺部要相信氧气,

      摩擦要相信,我要相信你,有时会我。

      

      “她跟我说,她很少这样写东西。我把她的东西找来看,把别人的评论也找来,发现她很诗人的感受其实写的很少。别人说她好像是水晶,看起来很冰冷,很透彻。她这个人也是这样,瘦瘦弱弱,跟所有人都保持距离,她也意识到要保持距离的状态。但这些信的距离让人感觉很近,很细腻,又完全。她说她很少这样写,基本上没有用写信的方式,其实是一本书。”

      林东鹏不知道为何韩丽珠的文字会变,“可能这个空间让她很放心放,要问她。”他与她的沟通基本上通过文字,林东鹏觉得她发过来的文字也好像在写书,就把一些对话贴在墙上。

      韩丽珠:我也有点怀疑,其实,我会不会也是一个景点?

      Tong Pang Lam:在城市里,大家既近又远,所有人,都成为了景点。

      在“好奇匣”计划里,林东鹏以这个平台联系了很多关系,这种联系的状态对他来说刚刚开始,还没做完。城市不变之处是变它一直在改变和失去一些东西,怎么去把当下粘合起来,是林东鹏创作里最重要的命题。“不只是创作,我也把它放到我和的关系中。”

      他觉得,这种状态在其他地方包括中国内地也很普遍,不只是,不同的地方也有同样的状态。“本土得到的灵感,其他地方的人也有共同的经验,连起来,可以连接到不同地域的人。连接起来的原因是一种城市的状态。”

      他也没有刻意,只是觉得这样比较舒服。“如果刻意的话,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你要用什么具体的方法做出来?只要你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你也会掉进那个圈圈里。所以我的想法都不是要去抵抗什么,好像你看到那些,也不是要去抵抗什么,就基本上应该是这个样子嘛!”

      一个平台,一个过程,林东鹏、陈浩扬、陈畅都如此描述“好奇匣”。惯常被用来定义艺术的媒介,包括绘画和雕塑,反而与艺术是否发生脱离了关联。以游客的身份存在于这个过程中的林东鹏说:“我现在有个心理准备,我随时都不是一个艺术家。每次我都不要当我是艺术家,这样创作的状态反而变得一点。”这几天,他想起中学老师的话,“他说,我最人的地方,是很投入做事情的时候,会旁边的人,他们会跟你在一起。”以前,林东鹏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在作客家乡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他理解了。

      “好奇匣”去过美国,如今也在做了,似乎接近一个完整的圈。但林东鹏发现其实不是这回事。他说,这一次的过程中衍生了很多东西出来,都很有意思,可以做。“比如我跟另一位策展人聊天,就很想把它变成一本书,但不是传统的翻开读的书,在想怎么变成可以玩的一本书。可以是很多本书,然后合起来可以变成一盒子,像我的作品的形态。我觉得这个部分很好玩。”

      陈浩扬说,“就像游戏一样,好奇匣就是一个游戏。”

      林东鹏在地图上描画自己走过和未走过的街道

      人物简介:

      林东鹏:1978年出生在,毕业于中文大学艺术系,2003年赴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修读艺术硕士。目前在设立工作室进行创作。作品主要以混合媒介包括木、沙、钉、水墨、炭笔、塑胶彩及油彩等做平面处理。“好奇匣”是他开始于2013年的艺术过程。